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樹脂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12cm*6cm*3cm
后處理: 噴油
1. 設計階段
需求分析:確定錢包的尺寸、厚度、功能(如卡槽、現金位、閉合方式等)以及設計風格(如簡約、復古、科技感等)。
草圖繪制:在紙上或使用設計軟件(如Adobe Illustrator、SketchUp)繪制錢包的外觀和結構草圖。
材料選擇: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3D打印材料,例如PLA、PETG(環保且耐用)或金屬粉末(如不銹鋼、鋁合金,用于更高精度的手板模型)。
2. 3D建模
軟件建模:使用3D建模軟件(如SolidWorks、Fusion 360、Tinkercad)將草圖轉化為數字化的3D模型。
結構設計:確保錢包的超薄特性,同時保證結構強度(如加強筋、支撐結構)。
細節優化:設計卡槽、按鈕、拉鏈等細節部分,并確保各部件可以拼接或一體成型。

分層設計:如果需要超薄效果,可以設計為多層結構,通過打印疊加實現。
模型檢查:檢查模型是否有錯誤(如非流形邊、孔洞),并進行修復。
切片處理:使用切片軟件(如Cura、PrusaSlicer)將3D模型轉換為打印機可識別的G-code文件,設置打印參數(如層高、填充密度、打印速度等)。
3. 3D打印
打印機準備:
校準3D打印機(調平打印床、校準噴頭溫度等)。
安裝合適的打印材料(如PLA或PETG)。
打印過程:
將切片后的G-code文件導入打印機。
開始打印,監控打印過程,確保模型無翹曲、層紋均勻。
如果需要超薄效果,可以調整層高(如0.1mm或更低)以獲得更光滑的表面。
支撐結構:對于懸空部分(如卡槽、按鈕),可能需要添加支撐結構,打印完成后再手動去除。

4. 后處理
去除支撐:小心拆除打印過程中使用的支撐結構,避免損壞模型。
打磨拋光:
使用砂紙或打磨工具對表面進行打磨,去除層紋和毛刺。
對于需要高光澤度的部分,可以使用拋光膏或噴漆處理。
組裝:如果模型是分件打印的,將各個部件(如卡槽、按鈕)組裝在一起,確保拼接緊密。
細節處理:根據設計需求,可以添加涂層、貼皮或刻字等裝飾。
5. 質量檢查
檢查錢包的結構強度、開合是否順暢、卡槽是否合適。
確保表面光滑無瑕疵,符合設計預期。

注意事項
超薄設計:超薄錢包需要特別注意結構強度,避免打印過程中出現變形或斷裂。可以通過增加內部支撐或優化結構設計來解決。
材料選擇:如果需要更高的強度和耐用性,可以選擇金屬打印或復合材料打印。
打印精度:層高設置越低,表面越光滑,但打印時間會延長。
通過以上步驟,您可以成功制作出一個精致的3D打印超薄錢包手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