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鈑金 使用材料: 鋁合金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25cm*10cm*5cm
后處理: 打磨
設計要點
散熱結構設計:根據散熱需求和設備功率等因素,設計合理的散熱孔、散熱片等結構。散熱孔的形狀、大小和分布要均勻,以保證良好的散熱效果;散熱片的形狀、厚度和間距也需要精心設計,以增加散熱面積和提高散熱效率。
外觀與尺寸精度:確保手板模型的外觀與設計圖紙一致,包括形狀、線條、標識等。同時,要嚴格控制尺寸精度,滿足與其他部件的裝配要求,一般尺寸精度可達到±0.1mm左右。
材料選擇:常用的鈑金材料有不銹鋼、鋁合金、冷軋鋼板等。不銹鋼具有耐腐蝕、強度高的特點,適用于對環境要求較高的散熱外殼;鋁合金重量輕、導熱性能好,是散熱外殼的常用材料;冷軋鋼板則具有較好的強度和加工性能,成本相對較低。

加工工藝
數控沖床加工:利用數控沖床對鈑金板材進行沖孔、落料等加工,可以快速準確地加工出各種形狀的散熱孔和輪廓。數控沖床的加工速度快、精度高,能夠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生產效率。
激光切割:對于一些復雜的形狀和輪廓,激光切割是一種理想的加工方法。它可以實現高精度的切割,切割邊緣光滑整齊,無需后續的打磨處理,而且可以切割各種厚度的鈑金材料。
折彎成型:通過折彎機對鈑金板材進行折彎,使其形成所需的三維形狀。折彎的角度和半徑需要精確控制,以確保散熱外殼的結構強度和裝配精度。在折彎過程中,還需要注意材料的回彈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補償。
焊接工藝:如果散熱外殼需要多個部件焊接而成,那么焊接工藝的質量將直接影響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常見的焊接方法有氬弧焊、電阻焊等,需要根據材料的種類和厚度選擇合適的焊接方法,并嚴格控制焊接參數,確保焊接牢固、無虛焊、焊縫美觀。

表面處理
噴砂處理:通過噴砂可以使散熱外殼的表面獲得一定的粗糙度,增加表面的附著力,同時也可以起到美化外觀的作用。噴砂的粒度和壓力需要根據材料和設計要求進行調整,以獲得最佳的表面效果。
電鍍或氧化處理:為了提高散熱外殼的耐腐蝕性和導電性,常常需要進行電鍍或氧化處理。例如,對鋁合金散熱外殼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可以在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不僅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還可以增加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同時可以通過染色獲得不同的顏色。
絲印或移印:在散熱外殼的表面進行絲印或移印,可以標注產品的型號、規格、logo等信息,同時也可以起到裝飾作用。絲印或移印的油墨需要具有良好的附著力和耐候性,以確保圖案的清晰和持久。

質量檢測
外觀檢查:檢查手板模型的外觀是否有劃痕、變形、污漬等缺陷,散熱孔是否暢通,標識是否清晰準確等。
尺寸測量:使用精密量具對散熱外殼的各項尺寸進行測量,包括長度、寬度、高度、孔徑、孔距等,確保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散熱性能測試: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對散熱外殼的散熱性能進行測試??梢允褂脽犭娕?、紅外熱像儀等設備測量散熱外殼在不同工況下的溫度分布,評估其散熱效果是否滿足設計指標。
裝配測試:將散熱外殼手板模型與其他相關部件進行裝配,檢查裝配是否順暢,各部件之間的配合間隙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干涉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