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cnc加工 使用材料: 塑料
最小精度: 0.05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15cm*10cm*2cm
后處理: 噴油
CNC加工塑料外殼手板模型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數字控制(CNC)技術制造的高精度、實物驗證模型,主要用于產品設計驗證、裝配測試或市場展示。以下是關于CNC加工塑料外殼手板模型的詳細解析:
一、CNC加工塑料手板模型的核心優勢
高精度
尺寸公差可控制在 ±0.05mm至±0.1mm,適合復雜曲面、孔位、螺紋等精密結構。
優于3D打印(如FDM層紋明顯)和手工制作(精度不穩定)。
材料多樣性
可加工多種塑料材料,如 ABS、PC、PMMA(亞克力)、PA(尼龍)、POM(賽鋼) 等,滿足不同需求:
ABS:韌性好,適合大多數外殼;
PC:透明或耐高溫,適合鏡片、顯示屏罩;
PMMA:高透明度,類似玻璃效果;
PA/POM:耐磨、耐沖擊,適合鉸鏈或活動部件。
表面質量優異
無層紋或顆粒感,可直接打磨拋光或噴涂,接近量產外觀。
功能性驗證
可模擬真實裝配(如卡扣、螺絲孔、密封性),測試結構合理性。

二、CNC加工塑料手板模型的典型流程
1. 設計階段
3D建模:使用CAD軟件(如SolidWorks、ProE、UG)設計外殼的三維模型,確保尺寸、拔模斜度、裝配間隙等符合要求。
分型面規劃:若需拆分多個部件(如殼體+內襯),需規劃分型面以便加工。
2. 材料選擇與準備
材料選擇:根據用途選擇塑料板材或棒材。例如:
ABS:通用性強,適合大多數消費電子產品外殼;
PC:耐高溫或透明外殼(如儀器面板);
PMMA:高透光外殼(如燈具、展示盒)。
固定材料:將塑料坯料裝夾在CNC機床上,確保穩定性。
3. CNC加工
刀具選擇:
粗加工:平銑刀、球頭刀快速去除余量;
精加工:高精度刀具(如硬質合金刀)保證表面光潔度。
參數設置:
切削速度、進給率、切深需根據材料特性調整(例如ABS易熔,需降低速度避免變形)。
加工策略:
粗加工→精加工→清根(清理角落殘留);
復雜曲面可采用多軸聯動(如五軸加工)實現無縫銜接。

4. 后處理
去毛刺與打磨:用砂紙或拋光機去除加工痕跡,提升觸感。
表面處理:
噴涂:噴漆、UV漆或橡膠漆,模擬量產外觀;
電鍍:如需要金屬質感,可局部或整體電鍍;
絲印/鐳雕:添加logo、文字或紋理。
組裝測試:若為多部件外殼,需驗證卡扣、螺絲孔、密封圈等裝配可靠性。
5. 質檢與交付
尺寸檢測:使用卡尺、三坐標測量儀檢查關鍵尺寸;
功能測試:模擬裝機、開合、按鍵等操作,確保無干涉或松動;
外觀確認:對比設計圖,檢查曲面平滑度、光澤度等。
三、CNC塑料手板模型 vs 其他工藝
特性 | CNC加工 | 3D打印(如SLA/FDM) | 硅膠復模 |
---|---|---|---|
精度 | ±0.05mm~±0.1mm | ±0.1mm~±0.5mm | 中等(±0.2mm) |
材料 | ABS、PC、PMMA等工程塑料 | 光敏樹脂、PLA等 | 與原型相同(如PU、硅膠) |
表面質量 | 光滑無層紋,可噴涂 | 有層紋,需后處理 | 一般,適合軟質材料 |
強度 | 高,可承受裝配應力 | 較低,脆性大(如光固化樹脂) | 低,適合非承重件 |
成本 | 中等(單件幾百至千元) | 低(單件幾十至幾百元) | 極低(小批量幾十元/件) |
數量 | 適合1~50件小批量 | 適合1~10件快速原型 | 適合10~100件小批量復制 |
四、應用場景
消費電子產品
手機/平板外殼、耳機倉、按鍵板,驗證人機交互和裝配。
醫療設備
外殼、手柄、儀器面板,測試無菌設計或人體工程學。
汽車工業
儀表盤、車燈罩、內飾件,驗證裝配和視覺效果。
工業設備
控制面板、防護罩、機械外殼,測試環境適應性(如防塵、防水)。
創意設計
個性化定制產品(如透明工藝品、異形外殼)。

五、注意事項
材料變形:
ABS、PC等材料加工時易受熱變形,需控制切削速度并冷卻。
拔模斜度:
復雜曲面需設計合理的拔模斜度(通常≥3°),避免刀具干涉或材料撕裂。
裝配間隙:
若為多部件外殼,需預留裝配間隙(如0.1mm~0.2mm),避免過緊或松動。
表面處理兼容性:
部分塑料(如尼龍)需特殊處理(如底涂)才能噴涂均勻。
總結
CNC加工塑料外殼手板模型是產品開發中高效、精準的驗證方案,特別適合需要高精度、高外觀要求或功能性測試的場景。其優勢在于材料多樣、表面質量好、可承接小批量試產,但成本高于3D打印,低于開模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