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鈑金 使用材料: 鋁合金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20cm*4cm*3cm
后處理: 打磨
定義與作用
定義:鈑金加工機器零件手板模型是指通過鈑金加工工藝制作的,用于展示、驗證和測試機器零件設計的實物模型。通常針對金屬薄板(一般在 6mm 以下)進行加工,通過剪、沖 / 切 / 復合、折、焊接、鉚接、拼接、成型等工藝,使其發生塑性變形,形成所期望的形狀和尺寸。
作用
檢驗外觀設計:能以實物形式直觀呈現設計師的創意,避免設計圖紙與實際成品存在差異,便于及時發現和修改外觀問題。
檢驗結構設計:可進行裝配,直觀反映結構的合理性和安裝的難易程度,有助于提前發現并解決結構設計中的問題。
降低開模風險:模具制造費用高昂,在開模前制作手板模型,若發現結構不合理或其他問題,可及時調整,避免直接開模帶來的巨大損失。

提前產品宣傳與準備:利用手板模型在模具開發出來之前進行產品宣傳,以及開展前期的生產銷售準備工作,縮短產品上市周期。
制作材料
鋁板:具有質量輕、耐腐蝕、易加工等特點,適用于對重量有要求且需要一定強度的零件手板模型,如汽車零部件、電子設備外殼等。
鋼板:強度高、硬度大,能夠承受較大的外力和壓力,常用于制作對強度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機器零件手板模型,如機械結構件、模具底座等。
銅板: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耐腐蝕性,適用于需要導電、導熱功能的零件手板模型,如電氣設備零件、散熱器等。
制作流程
設計階段
3D 建模:使用 CAD 等軟件構建非標產品的三維模型,確保設計符合特定需求。
設計評審:對設計進行評估,確保其可制造性和功能性。
材料準備
選擇合適材料:根據產品需求選擇不銹鋼、鋁、銅或其他金屬材料。
材料預處理:進行去毛刺、清洗等預處理工作,以確保材料適合加工。
切割與成形
CNC 切割:使用 CNC 激光切割機或沖床按設計輪廓切割金屬板材。
折彎成形:通過 CNC 折彎機將切割后的板材按照設計角度進行折彎,形成所需的形狀。

焊接與組裝
焊接:如果手板由多個部件組成,需要進行焊接來連接這些部件。
組裝:將焊接后的部件按照設計要求組裝起來。
表面處理
打磨與拋光:去除焊縫和切割邊緣的毛刺,進行表面拋光,提升外觀質量。
噴漆或電鍍:根據需要對表面進行噴漆或電鍍,以增強耐腐蝕性和美觀度。
質量檢驗
尺寸檢查:確保手板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功能測試:進行必要的功能測試,確保手板符合預期的工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