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硅膠復模 使用材料: 塑料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6cm*6cm*1cm
后處理: 噴油
硅膠復模加工家電零件模型一般有以下步驟:
制作母模
設計圖紙:根據家電零件的實際尺寸和結構要求,使用專業的三維設計軟件(如 Pro/E、UG、SolidWorks 等)進行精確的三維建模,確定零件的具體形狀、尺寸、公差等參數,生成詳細的二維圖紙,標注出關鍵尺寸和技術要求。
加工母模:按照設計圖紙,選用合適的材料(如鋁合金、鋼、樹脂等)通過數控加工中心(CNC)進行母模的加工。加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加工精度,確保母模尺寸精度在 ±0.01mm 以內,表面粗糙度達到 Ra0.8 – Ra1.6μm,以保證后續復模的質量。

制作硅膠模具
準備硅膠材料:根據母模的大小和形狀,計算所需硅膠的量,選擇合適性能的雙組份室溫硫化硅膠,如硬度為 20 – 40 度的模具硅膠,同時準備好相應的固化劑和輔助添加劑。
硅膠混合與脫泡:按照硅膠與固化劑的規定比例(通常為 100:1 – 100:3),在干凈的容器中進行充分攪拌混合,確?;旌暇鶆?。然后將混合好的硅膠放入真空脫泡機中,在 – 0.1MPa 的真空度下脫泡 3 – 5 分鐘,去除硅膠中的氣泡,避免在模具成型過程中產生氣孔缺陷。
灌模與固化:將脫泡后的硅膠緩慢倒入母模所在的模具框中,確保硅膠完全覆蓋母模,且無氣泡殘留。在室溫下(25℃左右),硅膠通常需要 8 – 12 小時才能完全固化。為了加快固化速度,也可以適當提高環境溫度至 40 – 60℃,但要注意控制溫度均勻性,防止硅膠因受熱不均而產生變形或性能差異。
取出硅膠模具:待硅膠完全固化后,小心地將硅膠模具從母模上分離下來,檢查模具表面是否有缺陷,如氣孔、裂紋、缺膠等。若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修復或重新制作模具。
復模生產
準備復模材料:根據家電零件模型的使用要求和性能特點,選擇合適的復模材料,如 ABS、PP、PC 等熱塑性塑料,或環氧樹脂、聚氨酯等熱固性塑料。將選好的材料制成顆粒或粉末狀,以便于后續的成型加工。

注塑或灌注:對于熱塑性塑料,通常采用注塑成型的方法。將塑料顆粒加入注塑機的料筒中,加熱至材料的熔融溫度(如 ABS 塑料的熔融溫度一般在 200 – 230℃),使其成為具有良好流動性的熔體。然后在注塑機的作用下,將熔體以一定的壓力和速度注入硅膠模具型腔中,充滿型腔后保壓一段時間(一般為 5 – 15 秒),以補償塑料冷卻收縮時的體積變化,確保零件的尺寸精度。對于熱固性塑料,則采用灌注成型的方法。將按比例混合好的樹脂和固化劑等材料,在攪拌均勻后倒入硅膠模具中,在室溫或適當的加熱條件下使其固化成型。固化時間根據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在數小時至數十小時不等。
冷卻與脫模:注入模具中的塑料在型腔中冷卻定型,冷卻時間根據零件的厚度和材料的熱性能而定,一般為 30 – 120 秒。當零件冷卻至室溫或接近室溫時,打開硅膠模具,小心地取出復模后的家電零件模型。注意在脫模過程中,要避免對零件造成損傷,如刮花、變形等。
后處理:對復模后的零件進行必要的后處理,如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飛邊,對零件進行打磨、拋光處理,以提高零件的表面質量;對于需要裝配的零件,進行裝配調試,確保零件的裝配精度和功能性能符合要求。
在整個硅膠復模加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工藝參數,確保加工出的家電零件模型尺寸精度高、表面質量好、性能可靠,能夠滿足家電產品的設計和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