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分類:其他手板模型加工
加工方式: 3D打印 使用材料: 金屬
最小精度: 0.1mm 生產周期: 2~7天
產品尺寸: 5cm*2cm*2cm
后處理: 打磨
3D打印鏤空金屬手板模型是一種結合了先進制造技術和金屬材料特性的創新工藝,以下是關于這一技術的詳細闡述:
技術原理
3D打印基礎:3D打印,也稱為增材制造,是一種逐層堆疊的制造方式。在打印鏤空金屬手板模型時,首先要有三維模型數據,通常是通過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創建或掃描實際物體獲取。然后,將模型數據切片成一層層的二維截面信息,3D打印機根據這些信息,逐層堆積材料構建出實體模型。
鏤空結構實現:對于鏤空部分,在3D建模階段就進行設計預留。在打印過程中,打印機噴頭或激光束等會按照模型的輪廓和內部鏤空結構的信息進行移動和加工。例如,使用激光選區熔化(SLM)技術打印金屬手板模型時,激光會選擇性地照射金屬粉末床的某些區域,使粉末熔化并快速凝固形成實體結構,而對于鏤空部分,激光則不會照射,保持粉末的松散狀態,后續通過清理過程去除未熔化的粉末,從而得到鏤空效果。

常用金屬材料
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強度和硬度,適用于制造需要一定結構強度和表面質量的金屬手板模型,如一些機械零件的原型制作。其常見的牌號有 304、316 等。
鈦合金:具有高密度、低密度、高強度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點,常用于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領域的手板模型制作。例如,在制造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原型時,鈦合金是常用的材料之一。
鋁合金:密度小、重量輕、導熱性好,且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延展性,可用于制造對重量有要求的金屬手板模型,如電子產品的外殼或散熱器等部件。

打印設備及工藝
激光選區熔化(SLM):這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金屬3D打印技術之一。它使用高能激光束作為熱源,選擇性地熔化金屬粉末并快速凝固。在打印過程中,粉體鋪展系統先將一層金屬粉末均勻地鋪在成型平臺上,然后激光掃描系統根據切片數據對粉末進行有選擇的照射,熔化粉末形成固態的金屬層,之后成型平臺下降一個層厚的距離,再鋪上一層新的粉末,重復上述過程,直至整個模型打印完成。
電子束熔化(EBM):利用電子束作為熱源,在真空環境中對金屬粉末進行熔化和凝固。電子束的能量更高,能夠實現更快的打印速度和更高的生產效率。與 SLM 相比,EBM 的設備成本較高,但其在處理一些特殊金屬材料和復雜結構方面具有優勢。

金屬激光沉積(DMD):也稱為激光近凈成形(LENS)技術,它是一種以激光作為熱源,采用同軸送粉方式的金屬3D打印技術。在打印過程中,金屬粉末通過送粉系統輸送到激光焦點附近,激光將粉末熔化后沉積在基板上,通過逐點逐層堆積形成金屬手板模型。
綜上所述,3D打印鏤空金屬手板模型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原理、豐富多樣的金屬材料選擇以及高效精準的打印設備與工藝,為產品的研發創新提供了強大的支持。隨著科技的持續進步,這一技術必將在更多領域綻放光彩,助力制造業邁向更高水平。